离婚后房产怎么分割
离婚时房产的分割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:
1. 确定房产性质 :
判断房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。
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一般属于共同财产。
2. 评估房产价值 :
对共同房产进行市场价值评估,为分割提供依据。
3. 确定分割方案 :
根据房产价值、双方贡献、子女利益等因素协商分割方案。
4. 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:
根据分割方案,变更产权人、办理房产证等。
5. 处理特殊情况 :
贷款未还清房产:待取得房产证后,根据双方贡献比例进行分割。
婚前个人财产:归个人所有,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应给予补偿。
6. 法律依据 :
《民法典》规定,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,协商不成时,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。
7. 分割方式 :
自愿协议分割:双方协商分割,签订协议书。
司法裁决分割:协商不成时,向法院提起诉讼,由法院裁决。
竞价取得与补偿:双方都想要房产时,通过竞价方式决定归属,并对另一方进行补偿。
房产拍卖与分割拍卖款:双方都不想要房产时,拍卖房产,分割拍卖所得款项。
公证分割:委托公证处进行房产分割,制定公证书。
8. 尊重当事人意愿 :
房产分割应尊重当事人意愿,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共同财产的分割。
9.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:
婚前全额出资购房:属于个人财产,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。
婚前首付,婚后共同还贷:房子归登记方所有,但需对另一方在共同还贷及房产增值部分给予补偿。
婚后共同出资购房:无论登记在谁名下,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原则上应平均分配。
10. 证据准备 :
提供房屋所有权证书、房产取得证据等。
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割方式,并考虑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离婚后房产分割的具体流程是什么?
离婚后房产分割中如何计算补偿?
离婚房产分割后如何办理房产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