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区别
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,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账户使用的不同 :
实际成本法下,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“在途物资”科目。
计划成本法下,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“材料采购”科目,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“材料成本差异”科目。
2. 成本费用的计入方式 :
实际成本法中,材料成本可以直接转入成本费用。
计划成本法中,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,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。
3. 适用场景 :
实际成本法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少、购货量不大的企业。
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、收发频繁的企业,尤其是大中型制造企业。
4. 核算的简便性 :
计划成本法简化了材料收发和核算工作,尤其在大中型制造企业,材料种类繁多、出入库频繁的情况下,使用计划成本核算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存货。
5. 管理与控制 :
计划成本法通过“材料成本差异”科目的归集和分配,实现了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管理功能,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。
6. 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适应性 :
实际成本法能够反映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,适用于成本难以预测或变化较大的情况。
计划成本法通过固定的计划成本计价,简化了成本计算,适用于成本比较稳定或易于预测的情况。
以上就是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主要区别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计划成本法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?
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哪些行业?
实际成本法如何反映市场价格波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