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韩国服饰 > “争似攀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争似攀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争似攀桂”这个成语有点儿意思,出自南宋词人张炎的《台城路》。张炎这人挺有意思的,他是将门之后,小时候吃香的喝辣的,宋朝灭亡后就彻底沦为“穷二代”,晚年还四处漂泊。他这首词里,“争似攀桂”其实是在说,与其在送别宴上喝闷酒,不如去追求功名利禄。这词里充满了对理想的渴望,也藏着点儿无奈,毕竟南宋灭亡后,他的仕途也泡汤了。

为啥古人那么热衷科举呢?因为那可是“鲤鱼跃龙门”的机会,寒门子弟都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。张炎这首词里,他提到“琼林宴喜”,其实就是在说科举及第后那种春风得意的感觉,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阳光明媚。

但为啥他非要“攀桂”呢?其实“桂”在这里象征着科举,唐代有“折桂”一说,就是中举的意思。所以张炎这词,其实是在鼓励朋友抓住机会,去追求理想。这也提醒我们,人生要有目标,但更要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,就像张炎后来虽然穷困潦倒,但仍然坚持创作,留下了大量词作,还写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。

所以啊,追求理想没错,但也要像张炎那样,即使失败了,也能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,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

“争似攀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争似攀桂”出自宋代张炎的《台城路(饯干寿道应举)》。

“争似攀桂”全诗

《台城路(饯干寿道应举)》

宋代 张炎

几年槐市槐花冷,天风又还吹起。

故箧重寻,闲书再整,犹记灯窗滋味。

浑如梦里。

见说道如今,早催行李。

快买扁舟,第一桥边趁流水。

阳关须是醉酒,柳条休要折,争似攀桂。

旧有家声,荣看世美,方了平生英气。

琼林宴喜。

带雪絮归来,满庭春意。

事业方新,大鹏九万里。

作者简介(张炎)

张炎(1248年-1320年),字叔夏,号玉田,晚年号乐笑翁。祖籍陕西凤翔。六世祖张俊,宋朝著名将领。父张枢,“西湖吟社”重要成员,妙解音律,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。张炎是勋贵之后,前半生居于临安,生活优裕,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,晚年漂泊落拓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《词源》,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,其中以“清空”,“骚雅”为主要主张。